中美世纪对话全球瞩目
来源:环球时报 更新时间:
2011-01-18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今天启程访问美国,谁也不知道历史将留下对这次访问的怎样记述,但全世界的媒体都意识到,太平洋的各种故事处在一个关节点上,中美愿意不愿意都要在这个点上亮相,给大历史一个交待.但台下的观众不同寻常,他们很可能是"整个星球".这个世界处在有文明记录以来最有秩序、最和平的发展中,但"大国冲突论"正重新骚扰人们的记忆.有很多尖锐的问题或者摆上中美峰会的案头,或者占据这些日子世界各媒体编辑部的案头,统统解决它们是不切实际的,但世界又是如此不耐心.中国这些年其实一直在默默发展,而且很想继续"低调",因为跟美国挂在一起,被世界议论,我们才将信将疑回头审视自己的力量.中国人常常感觉"被超级大国"了,"被G2"了,很多人怀疑我们正遭受西方舆论的"捧杀".中美本周峰会带来对中国崛起的最新议论,但中国建几座工厂,修几条路,盖几栋房,就算"已经崛起"了吗?就可以对世界发号施令了?也太容易了吧.
日韩关注中美"世纪对话"
"21世纪第二个10年刚开始,决定世界秩序的世纪对话即将开启.美国总统奥巴马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将于1月19日在华盛顿举行峰会."韩国《中央日报》17日如此评论即将举行的中美峰会.该报还说,为了符合中国的地位,美国副总统拜登夫妇将在18日下午到华盛顿附近的安德鲁空军基地机场迎接胡主席.
英国《金融时报》17日刊文分析说,胡锦涛的这次访问将为中美提供一个机遇:改变甚至重塑目前以争执为基调的两国关系.文章称,过去20年间,中美力量对比一直在改变,美国固然还在各个领域维持优势,但差距正迅速缩小.在经济规模上,如果以汇率来衡量,克林顿1993年入主白宫时中国仅为美国的7%,2001年布什上任后升至13%,当奥巴马在2008年赢得选举时变为30%,而今天这个比例已接近40%."以这种速度改变的两国力量对比,必然会带来地缘政治结果".文章称,这种变化破坏双方稳定关系的主要原因是双方精英对它的认知.中国的政治精英将该变化归于美国衰落和中国的快速崛起,这种看法所产生的心态将导致更多的武断行为;而在美国,中国的快速增长可能引起焦虑和恐惧.
法国《诺曼底新闻》称,预计中美峰会将涉及并不轻松的话题,两国的话题清单可以列上长长的一串:人民币汇率、美国对台军售、互联网自由、中美在西太平洋的针锋相对……文章称,中美的紧张情绪在去年11月因朝韩延坪岛炮击事件达到顶峰,但随后双方都开始为分歧降温.文章认为,期待一次领导人访问就能令两国关系发生戏剧性变化的时代已经过去.韩国《朝鲜日报》17日称,中美在此次峰会上很可能对主要问题不显露矛盾,仅强调双方共同点,求同存异.文章还说,中国有可能回归韬光养晦.
多种声音在美国竞争
美国舆论这两天相当集中地谈论"中国".中美峰会前"自然形成的舆论准备"可谓意味深长.在美国防长、财长、国务卿密集发表与中国有关的讲话后,美国舆论17日纷纷聚焦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接受《华尔街日报》和《华盛顿邮报》两家媒体采访的内容.《华尔街日报》以"胡锦涛强调中美合作,质疑美元角色"为题称,中国领导人承认中美之前存在某些分歧和敏感问题,强调中美之间有必要在新能源、太空等领域开展合作.报道还说,胡锦涛将当前美元主导的货币体系称为历史的产物.
"纠结"是这几天美国舆论的明显情绪.《华盛顿邮报》17日敦促奥巴马说,美中政府都将提到他们寻求建立的"积极、合作和全面的"关系.这种积极的外交没什么错,但奥巴马不要回避指出美中分歧明显的一个领域:政治价值观.文章称,日本和德国20世纪初崛起,但它们缺少能使别国放心和塑造战略行为的法治和透明施政,结果是对抗,甚至战争.相比之下,美国是和平崛起的,美国取代英国地位时,英国人和其他人能进入和影响其开放的政治体系.《华尔街日报》17日以"与中国的冲突即将到来"为题写道,金融危机以来,许多中国战略家得出美国衰退的结论.在这种观点看来,现在是中国"站起来"的时候了.文章宣称,如果这种评估是正确的,中美这次峰会可能不是标志着新的合作与稳定的开启,而是两国相对缓和时代的结束.
美国《国会山庄》网站16日称,美国一些议员计划1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组织一些人权活动分子、反华分子参加,试图吸引人们对中国人权的关注.美联社17日称,包括纽约州的舒默在内的几名参议员打算本周就人民币汇率问题提出立法.但美国众议院议长博纳反对这样的议案,众议院筹款委员会首席共和党人坎普支持这种立法,但"看上去对过于关注货币问题而忽视贸易壁垒等问题的做法缺乏热情".美国保守智库企业研究所的专家卜大年和唐纳利17日在《华尔街日报》上撰文称,"中国军力现代化意味着美国及其盟友需要采取反制措施"."新美国媒体"同一天刊文说,美国军事技术领先中国多年,中国唯一的战略就是躲在模糊的云层后面,对中国来说,让美国保持猜测远比让美国人高枕无忧更重要.文章说,如果美国坚持将中国在军事技术上的每一次进展都视为挑衅,为自己增加国防预算找到借口,那么中国在军事上每花1美元,美国就要花5-10美元来保持自己的压倒性优势.美国将会把里根时期美国对苏联的有效战略用在自己身上,将国家预算都放在国防上的做法曾导致苏联崩溃.
底特律新闻网17日提醒道,中国不只是美国的债权人,还是美国最大的顾客之一,它对"美国制造"的胃口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地方之一.文章说,在2010年前11个月,美国公司向中国输送了820亿美元的产品,只少于墨西哥和加拿大."不可否认,中国每买我们100万美元的产品,我们会购买400万美元他们的产品,但中国的经济奇迹确实给美国带来红利".美国《芝加哥太阳时报》16日的评论文章写道:提起迄今曾到过芝加哥的历史性人物,人们会想起19世纪英国著名诗人奥斯卡?王尔德,或美国内战时期的传奇英雄乔治?阿姆斯特朗?卡斯特上校以及以色列"国母"梅厄夫人,现在我们将要再增加一个名字,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下星期他将访问芝加哥.
"把美国想成像中国一样"
华盛顿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分析师苏拉马尼亚14日称,从购买力平价衡量,中国2010年经济规模为14.8万亿美元,美国是14.6万亿美元,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的民调显示,47%的美国人认为中国是世界第一经济强国.这种虚假的评估令人吃惊,更重要的是,这也是美国社会和舆论中催生"警惕中国"、"反制中国"的最肥沃土壤.
《大西洋月刊》网站16日的文章呼吁"把美国想成像中国一样",试图让美国人冷静下来.文章引述一名美国专家的话说,如果美国人想要想象中国现在有多"强大",只需想象将西半球所有人口搬到我们国内.包括每一个墨西哥人、海地人、古巴人、牙买加人……这样,我们就有10亿人,然后,如果我们算上尼日利亚的每一个人,再加上人口密集的日本的每一个人,我们最终得到中国13亿人口的规模.到那时,我们像中国一样,什么都是大的,富人、大企业、庞大的劳动力人口以及无数的数百万人口城市.但同时,我们会有巨大的贫困,对从水到粮食及生存空间的资源压力会加大.就像中国现在这样,规模给了中国一些力量,但也造成了巨大挑战.美国《奥克兰新闻报》评论说,美国国会、智库、媒体中那些对共产主义国家持批评态度的人,会指出中国的缺点,鼓励我们的总统对中国做些什么,那些人期待的有货币操纵、法轮功、知识产权盗窃、人权等问题."不幸的是,这些问题可能简单涉及,但绝不会跃居全球经济和国际安全之前".文章称,尽管理想主义者呼吁美国显示它的道德肌肉,但实用主义者最终将胜出.
美国新闻网站lewrockwell的一篇评论先讲了一段捉猴子的故事:某个部落设计了一口很重的罐,上面留一个洞,猴子可以张开手伸进去,但握成拳头后就无法收回.人们把食物放在里面,猴子来了,伸手抓住食物,猎人来时仍不愿放手,只有被抓.文章说,这让我想到我们的政治,盛宴已经结束,但我们仍没作出调整,例如,有人发现他们买不起SUV车时就用信用卡,结果现在被"套住".在国际上,美国正沦为军事、经济和外交上的地区国家,没有奇迹,美国人很快会成为"中号土豆"."我们对此无能为力,但我们倾家荡产也要去做.我们放不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