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沿化作家 蒋韵
来源:其他 更新时间:
2010-11-02
蒋韵,女,1954年3月生于太原,籍贯河南开封。1981年毕业于太原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1979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迄今已出版、发表小说、散文随笔等近300万字。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隐秘盛开》、《栎树的囚徒》、《红殇》、《闪烁在你的枝头》、《我的内陆》以及小说集《现场逃逸》、《失传的游戏》、《完美的旅行》和散文随笔集《春天看罗丹》《悠长的邂逅》等。
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的发展是有方向的,从“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直到“80后”,一浪一浪的文学潮流被命名,作家被群体化归类。而在这热浪涌动的年代,蒋韵却偏偏不去弄潮,既不“与时俱进”追逐集体热点,也不归属于任何流派,特立独行,被人认为是一个边沿化的作家。用蒋韵自己的话说,是一个被中国当代文坛“偏外”的作家。
从创作的主题取向看,蒋韵关注的一直与时潮不甚合拍。“失去、生命悲情、苦难”这是蒋韵几十年来不断书写的文学“母题”。初涉文坛时,她就觉得我们身边有不少美好的东西正在“失去”,而有些人、有些东西将被社会“遗弃”,这在当时并没引起别的作家的关注,但她却感觉特别强烈,倾心观照。因而,失去的、被遗弃的、乃至漂泊、流浪的情感体验弥漫在作品中,渐渐成了她创作的底色。久而久之,因为她所抒写的远离文坛主流,不被时代关注,所以,自己也产生了一种淡出文坛的感觉。当然,时代在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在变化。蒋韵一直以来坚持的“主题”,越来越引起世人的注目,现在人们已普遍认为,“失去”并非个人的小情小调,而是一个时代的挽歌。失去家园、失去一切美好的东西,这种感觉正成为中国人的集体意识。而《心爱的树》之所以能引起那么多人的共鸣,入围鲁迅文学奖,与此也大有关系。
孤独地创作、孤独地进行自我精神建构,这是蒋韵几十年来的一贯作风。笔者问她如何能不为世情所染而坚持不懈呢?她说这是属于自己的一种“本色”的坚持。功名利禄,她并不看重。对她而言,写作本非功利之事,而是自己想做或需要做的事,有了这种平常心,所以坚持并不难。再说,自己所书写的“苦难”、“乡愁”和“生命悲情”也并非个人之事,而是人类共同的母题。从情感表达的角度看,西方人可以把“爱”写得超越一切,俄国作家可以把“苦难”写到极致,而中国古代作家把“乡愁”和“生命悲情”抒发得淋漓尽致,超越“具象”,具有普遍的意义。这是中外作家对世界文学各自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自己所坚持的创作“母题”和创作底色,正是对几千年来中国文学传统的继承。所以,继承传统,与先贤为伴,并不感到孤独。
作为一个成熟的作家,一个最具个人化写作的女性作家,蒋韵的创作今天业已走出“边沿”,不仅在国内,在国外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前不久,她和她的夫君李锐先生加盟了由英国坎农特出版公司发起的、有三十多个国家的出版机构参与的“重述神话”项目。她的创作前景也被国内外同行普遍看好。
针对时下在青少年中流行的网络小说,蒋韵认为年轻人有年轻人的阅读取向,这是无可厚非的。但网络小说的叙述语言中掺杂的别扭词汇和奇奇怪怪的符号,这是对汉语母语的践踏和伤害,作为民族未来希望的年轻人不爱惜自己的母语,甚至肆意蹂躏自己的母语,这是非常可悲的一件事。德国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君特·格拉斯曾说其创作是用受伤的德语母语记录德国的历史,而我们汉语母语又何尝不是伤痕累累。中华民族是个苦难深重的民族,也是最易忘记苦难的一个民族,特别是自近代以来,我们的母语承载了民族最最苦难的一段历史,其伤痕是任何语种都无法相比的。如果我们轻易忘掉它内在深痛的历史,甚或连外在容貌也随意涂鸦,那才是民族的罪人,真正的不肖之子。用受伤的母语表述自己眼中的历史、记录不愿遗忘的一切,这也正是自己一贯的追求。因为我们这个健忘的民族遗忘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了,现在正在“失去”的东西最好把它记录下来,不要再被遗忘,这也是一个作家的天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