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周刊 2011年第04期 总第31期 来源:汉王 更新时间: 2011-02-25
不相信!
当怀疑一切成为整个人群的集体意识,中国人与幸福的距离又该有多远?
信,还是不信,这是个问题。
不愿相信的中国人
你所不知道的真相 新世纪周刊 2011年第3期 总第434期
听说发生了一场交通事故,但又有传言说这并非事故,而是一次蓄意策划的谋杀——我们该如何判断?最明智的态度或许是暂时搁置任何论断,期待确凿的证据与合理的推论,直至真相大白。但很遗憾,许多时候证据往往缺失,甚至可能被刻意掩盖,真相似乎若即若离。特别是在一个信息不够透明的环境中,许多人宁愿相信真相是险恶的,好让自己有所防备,免遭“忽悠”。
阴谋论者往往显得独具慧眼,善于推理和雄辩,能揭示许多你所不知道的“真相”:“9·11事件”实际上是美国政府(伙同以色列)自导自演的“恐怖袭击”,是为了给发动战争寻找借口;美联储是一个家族集团控制的机构,秘密主宰着整个国际金融……但这只是惊天大秘密的一部分,整个世界都处在一小撮国际精英的操纵之中,共济会和光明派构成了一个“影子世界政府”,在全球范围内控制着许多政府机构、工业、银行和媒体(包括欧盟、联合国、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致力于实施一个“新世界秩序”计划……总而言之,在所有事件的背后,都有阴谋者“秘密之手”的操纵。
那么这些说法可信吗?
http://magazine.hwebook.cn/magazine/131573.html
中国人啥都不信
◎不相信法律
善后上海大火
财经 2010年第25期 总第278期 44
“11·15”大火之后半月,哀思弥漫上海。
“这样一场罕见的大火,如果只是将责任归咎于无证焊工,大家都不会认。”一名遇难者家属表示,他们需要更加全面的真相。比如消防救援是否得力,施工现场的管理是否尽责,“找出哪里出了问题,该道歉要道歉,该赔偿要赔偿,该下台要下台。”
民事赔偿方案未解,刑事调查细节不详,行政问责指向何方?
http://magazine.hwebook.cn/magazine/131625.html
◎不相信政府
“上访村长”死了
新世纪周刊 2011年第1期 总第432期 68
钱云会在2010 年末成为中国最著名悲剧事件的主角。这位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蒲岐镇寨桥村的前任村委会主任,死于一场离奇的车祸。
钱云会死了,风波才刚刚开始。一起“交通肇事案”引发轩然大波,激愤情绪与对真相的理性追寻能否共存?政府公信力瓦解,仅仅是因为危机应对失当?
http://magazine.hwebook.cn/magazine/131438.html
◎不相信邻国
艰难的互信—— 2010 中日舆论调查揭晓
瞭望东方周刊 2010年第45期 总第365期 15
“如何评价目前的中日关系”,日本方面接受调查者中,有九成选择了“不好”和“不太好”,而2009年有近一半的日本人对当时的中日关系状况给出了正面的评价。接受调查的中国公民中,亦有八成人对当下的中日关系给出负面评价,认为不好的人占81%,比2009年高出38个百分点。
调查结果还显示,中日两国国民彼此的信赖度下滑,达到2006年以来的最低点。
http://magazine.hwebook.cn/magazine/131538.html
◎不相信交通(治堵可行性)
又见“一票难求”
方圆 2011年1月下 总第287期 52
今年春运从1月19日开始,但是现在无论在哪个火车票预售点,都很难买到19日以后的火车票了。年关将近,不少人开始动用关系托朋友帮忙从铁道部门购买火车票,也有人到处寻找票贩子购买高价火车票……每年春运都会出现的“一票难求”情景剧再次如期拉开序幕。
http://magazine.hwebook.cn/magazine/131611.html
◎不相信教育
可怕的大学
新周刊 2010年6月 总第325期
当大学成为消灭童年、浪费青春、消灭斗志、回报渺茫的人生圈套,知识就无力改变个人命运;当大学成为官场、商场、欢场与名利场,大学的谎言就毁了中国精英的生长土壤——可敬的大学,就成了可怕的大学。
是什么毁了中国的大学?
http://magazine.hwebook.cn/magazine/114297.html
◎不相信数字
老百姓从不用GDP 衡量幸福
中国经济周刊2011年第2期 34
幸福感较高的城市有黑龙江、吉林、辽宁、安徽、山东等,这些城市属于人均GDP 较低,但是幸福感很高的省份。
调查结果显示,并不是买最便宜的车带来的幸福感最高,从5万元以上的车开始,人们的幸福感逐渐上升,15万-30万的车让人感受最幸福。30万以上的车反而让人幸福感下降了,而且不幸福的比例加大了,这并不是说30万的车给他带来了不幸福,而是对这部分人来说,车对他的幸福感影响很小。再次印证了财富超过一定程度后就和幸福感关系不大。
http://magazine.hwebook.cn/magazine/131547.html
◎不相信好人
寻找“中国好人”
瞭望东方周刊 2010年第49期 总第369期 15
“好人”的善良,作为传统美德和道德标准的底线,开始越来越多地引起观众的同情与共鸣,也许是因为在市场经济刚刚起步的转型年代,继续抱有这一品质实属不易,因它不但难以换来物质上的幸福生活,还可能成为霉运的开端。
这些善良者描摹多了,人们不禁要提问:做一个好人怎么这么不容易?
http://magazine.hwebook.cn/magazine/131338.html
◎不相信他人
别怕陌生人——我们这个时代的社交焦虑
中国新闻周刊 2011年第3期 总第501期 27
在中国,社交焦虑已经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心理问题。一个保守估算的数字是,每10个人中就有1人或多或少遭遇社交障碍的困扰。在这个强调彰显个性、表达自己的社会里,崇尚讷言敏行的中国人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社交危机。
http://magazine.hwebook.cn/magazine/131556.html
◎不相信自己
你潜意识里最怕失去什么(测试)
八小时以外 2011年1月 总第313期 130
电影《盗梦空间》中,能源大亨齐藤威胁男主角柯布,要求他在一个“富二代”的潜意识中植入一个“解散家族公司”的念头,以削弱对手公司的竞争力。
每一个人都拥有一股藏在我们一般意识底下的力量,它可能在某个不经意间突然闯入我们的头脑,它看不见、摸不着,却一直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我们的行动。那么,在你的潜意识中,最害怕失去的是什么呢?
http://magazine.hwebook.cn/magazine/131531.html
中国人与幸福的距离究竟有多远?
从“幸福”看中国
中国经济周刊2011年第2期 7
幸福是个玄奥的字眼。古往今来,五洲四海,上智下愚无不将其树作终极目标并且为之不懈追问:幸福是什么?幸福在哪里?
仅作字面解释,幸福的定义并不复杂。简而言之,幸福就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于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且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而其复杂性、思辨性则在于,这种形而上的释义涵括着人类认知与实践的千古之谜,即,意识与存在的关系如何归处?
作为主观感受,幸福与否、幸福感高低与物质条件相互分离甚至相互冲突从来都是广泛存在的客观事实。譬如说,基于个体选择,中国自古就有“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倡导与追从;再譬如说,基于集体共识,自我放逐于现代化之外的邻国不丹的人均GDP 全球倒数,“幸福指数”却又傲视寰宇。
http://magazine.hwebook.cn/magazine/131547.html
幸福在哪里
电影《当幸福来敲门》阐释了一个道理:能够通过自身努力获得成功改变不幸福的状态,那么就是幸福的。
幸福在哪里?
中国经济周刊2011年第2期 23
在当下的中国,多少人感到自己幸福?
是什么让人们幸福?财富、年龄、学历、房子、汽车、就业……一项空前的大调查,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真实的中国幸福观。
2011年1月12日,央视财经频道中国财经报道栏目主办的“CCTV2010经济生活大调查”调查结果将向全国披露,据主办方透露,在8万余份有效问卷中,44.7%的人感到生活幸福及很幸福,而感到自己不幸福和很不幸福的达到11.1%。
如何发现人们体验到的幸福感?财富与幸福到底是什么关系?越富有是否就会越幸福?东西南北中,哪里更幸福?
http://magazine.hwebook.cn/magazine/131547.html
善待一切善
新世纪周刊 2011年第6期 总第437期 90
近日微博上发起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活动,引起广泛讨论甚至争议,凸显了一些转型悖论性质的问题。不仅“随手拍”活动,还有其他许多公共事件,都让人们看到了涌动着的社会正义感和公共善念。
善待一切善是底线之善,是不可或缺之善,是一切公共善最重要的基础善。它决定着未来中国能否成就公民社会,决定着能否给予包括乞讨儿童在内的我们每个人的未来。或许,善才是幸福之源。
http://magazine.hwebook.cn/magazine/131684.html
(请右键另存为下载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