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
来源:其他 更新时间:
2011-02-12
胡适(1891.12.17-1962.2.24),汉族,徽州绩溪县上庄村人.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其中,适与适之之名与字,乃取自当时盛行的达尔文学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典故.
主要作品
《中国哲学史大纲》《尝试集》《胡适文存》《胡适文存二集》《胡适文存三集》《胡适自传》《戴东赢的哲学》《白话文学史》《胡适文选》《胡适论学近著》《四十自述》《藏晖室札记》《胡适日记》《齐白石年谱》,以及《先秦名学史》等英文论著. 此外,从1919年起,还陆续翻译了都德、莫伯桑、契柯夫等人的短篇小说(先后编辑为两集《短篇小说》出版),以及拜仑的长诗《哀希腊》易卜生的剧本《娜拉》(与罗家伦合译)等.胡适去世后,台湾编辑出版了《胡适选集》《胡适手稿》等,大陆出版了《胡适往来书信选》《胡适书评序跋集》《胡适文集》等. 著作
1920年3月,他所写的白话诗集出版,即《尝试集》,这是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出版的一部个人诗集,也是第一部白话诗集.
三十六个博士头衔
1927年3月,37岁的胡适由英国赴美国,向母校哥伦比亚大学补交了博士论文(著作)《中国古代哲学方法之进化史》(亚东书店版)100册,完成了哲学博士学位手续,得到了第一顶博士帽.胡适的第二顶博士帽,是1935年1月5日,香港大学授予胡适的法学名誉博士学位.
1936年8月,哈佛大学授予胡适名誉文学博士学位.是为胡适的第三顶博士帽. 同年,美国南加州大学授予的名誉文学博士学位,是为胡适的第四顶博士帽.
其余的博士帽分别是:
1939年,哥伦比亚大学的名誉法学博士(6月6日);芝加哥大学的名誉法学博士(6月13日).
1940年,美国8所大学分别授予胡适8个名誉法学博士学位,形成"博士高峰年":韦斯尔阳大学、杜克大学、克拉大学、卜隆大学、耶鲁大学、联合学院、柏令马学院、宾州大学.仅在三个星期内,这位博士疲于奔命,先后到这些大学出席典礼,发表演说.至此,他的博士帽有14顶了,但胡适先生却说."这些玩意儿,毫无用处……一个是四年苦功得来的,十三个是白送的." 是年胡适五十岁.他老家安徽绩溪为庆祝这位在海外为国效力的"博士爷"50岁大寿,由县长朱亚云出面,制作了一块"持节宣威"横匾,率乡绅们,浩浩荡荡送到上庄村胡氏宗祠悬挂,并将上庄村改名为"胡适村".
1941年,胡适在美国被授予博士学位有5个,在加拿大被授有2个.前者全是名誉法学博士,分别为:加利福尼亚大学、森林湖学院、狄克森学院、佛蒙特州的密特勃雷大学、密达伯瑞学院;后者是麦吉尔大学(名誉文学博士)和多伦多大学(名誉法学博士).
1942年是胡适拿博士帽的第二个"高峰年",达10个之多,都是美国大学授予的.其中两个是名誉文学博士:达脱茅斯学院、纽约州立大学;其它8个是名誉法学博士,分别是:俄亥俄州州立大学、罗切斯特大学、奥白林学院、威斯康辛大学、妥尔陀大学、东北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第纳逊大学.
至此,胡适已获得博士帽31顶,而最后的5顶是:美国柏克纳尔大学授予的名誉文学博士(1943年),英国牛津大学授予的名誉法学博士(1945年11月赴伦敦以中国首席代表身份出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美国柯鲁开特大学授予的名誉文学博士(1949年),美国克莱蒙研究所授予的名誉文学博士(1950年),美国夏威夷大学授予的名誉人文学博士(1959年).
学术成就
胡适深受赫胥黎与杜威的影响,自称赫胥黎教他怎样怀疑,杜威先生教他怎样思想.因此胡适毕生宣扬自由主义,提倡怀疑主义,并以《新青年》月刊为阵地,宣传民主、科学.毕生倡言"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言必有证"的治学方法.
胡适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读期间,师从约翰·杜威,使其终生服膺实验主义(杜威式的实证主义)(pragmatism)哲学.北大学生对教师素来挑剔,北京大学学生顾颉刚介绍傅斯年去听胡适上课,以决定要不要将这个新来的留学生从北大哲学系赶走.傅斯年听了几次课以后,他评价胡适:"这个人,书虽然读得不多,但他走的这一条路是对的,你们不能闹."胡适很喜欢"谈墨",他认为"欲知一家学说传授沿革的次序,不可不先考订这一家学说产生和发达的时代.如今讲墨子的学说,当先知墨子生于何时."其中的兼爱思想成了胡适一生的品德.胡适还认为"天人感应"是汉代儒教的根本教义,而这是受墨子"天志"的影响.1921年,梁启超将作品《墨子》笺注辑为《墨经校释》四卷,送请胡适作序.胡适在这篇长序赞美任公的贡献,但也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墨子不曾见到战国名将吴起的死--吴起死时,墨子已去世多年,而且墨学已是一种宗教.任公常说:"绩溪诸胡多才,最近更有胡适之." 胡适是个学识渊博的学者,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等诸多领域均有不小的造诣.
儒学研究
就对孔子和儒学的研究而言,在1919年出版《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中,胡适首先采用了西方近代哲学的体系和方法研究中国先秦哲学,把孔子和儒学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用"平等的眼光"与诸子进行比较研究,破除了儒学"独尊"的地位和神秘色彩,具有开创性的影响.以后又发表长篇论文《说儒》,提出"儒是殷民族教士","最初的儒都是殷人,都是殷的遗民","靠他们的礼教知识为衣食之端,他们都是殷民族的祖先教的教士,行的是殷礼,穿的是殷衣冠";周灭殷后,"他们负背着保存故国文化的遗风","儒是柔懦之人,不但指那褒衣博带的文绉绉的样子,还指亡国遗民忍辱负重的柔道和生观";孔子是殷民族"悬记"而生的"救世主","他从一个亡国民族的教士阶级,变到调和三代文化的师儒",孔子的最大贡献在于殷民族部落性的"儒",扩大到到"仁以为己任"的儒,把柔懦的"儒"改变到刚毅进取的"儒".孔子不是"儒"的创造者,而是儒学的中兴者.孔子的学说强调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强调教育和仁政,并以此来影响整个社会.胡适"大胆假说"的观点在当时是惊世骇俗的,他的论证不够充分,不过他假设"儒"在殷时代就有了被后来的甲骨文研究判为事实. 胡适并不盲目崇拜孔子和儒学,他认为,"现在大多数明白事理的人已打破了孔教的迷梦"(《新思潮的意义》)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进步,"不是孔夫子之赐,是大家努力革命的结果,是大家接受一个新世界的新文明的结果.只有向前走是有希望的,开倒车是不会成功的."(《写在孔子诞辰之后》)对儒家强调的"三纲五常"持批判态度,说:"三纲五论"的话,古人认为是真理,因为这种话在古时宗法社会很有点用处.但现在时势变了,国体变了……古时的天经地义现在变成废话了.(实验主义》)胡适著作很多,又经多次编选,比较重要的有《胡适文存》《胡适论学近著》《胡适学术文集》《胡适自传》等.多部作品广为流传.
新文化运动
1917年,当时胡适还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生,他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使用白话文写作,石破天惊,引起很大反响.后来唐德刚在《胡适杂忆》中透露,胡适当时写那篇文章,原是在美国主编的《留学生季报》用的,后来抄了一份发表在陈独秀主持的《新青年》上.
发表《历史的文学观念论》(1917年)、《建设的文学革命论》(1918年)等论文,认为"……死文字决不能产出活文学.中国若想有活文学必须用白话,必须用国语,必须做国语的文学",主张"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被誉为"文学革命最堂皇的宣言"(郑振铎语).1919年三月,守旧派林纾在给蔡元培的信中攻击白话文说:"若尽废古书,行用土语为文字,则都下引车卖浆之徒所操之语,按之皆有文法,…… 据此则凡京津之稗贩,均可用为教授矣."1920年出版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尝试集》的新诗充满试验性质,并不成熟.诗人余光中认为"胡适等人在新诗方面的重要性也大半是历史的,不是美学的". 《尝试集》出版后,的确引起了相当大的反响.封建复古派反对它.学衡派东南大学教授胡先骕用文言写了长达两万多字的长文:《评〈尝试集〉》.胡先骕说:"胡(适)君之《尝试集》,死文学也.其必死必朽也.不以其用活文字之故,而遂得不死不朽也.物之将死,必精神失其常度,言动出于常轨.胡君辈之诗之卤莽灭裂趋于极端,正其必死之征耳." 第一个用白话写作独幕剧《终身大事》,确立了现代话剧的新形式.剧情里女主角留下"孩儿的终身大事,孩儿该自己决断"的字条,与恋人离家出走.这是受亨利·易卜生《玩偶之家》的影响. 他的小说《一个问题》开启了中国现代小说的第一个流派"问题小说","问题小说"的代表作家有叶圣陶、罗家伦、杨振声、冰心等.
哲学成就
胡适在中国现代学术方面,是较早引入西方方法以来研究中国学术的.他首先采用了西方近代哲学的体系和方法研究中国先秦哲学.他以其博士论文《先秦名学史》为基础,编写了《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仅写到先秦,但一生也没有写下卷,被讥是"善著上卷书". 蔡元培赞扬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的长处是"证明的方法、扼要的手段、平等的眼光及系统的研究",称其为"第一部新的哲学史"冯友兰多次肯定《中国哲学史大纲》,认为它表明"在中国哲学史研究的近代化工作中,胡适创始之功,是不可埋没的"(《三松堂全集》第1卷,第213页).
古典文学成就
胡适在古典小说《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三侠五义》、《海上花列传》、《儿女英雄传》、《官场现形记》、《老残游记》等十二部小说的研究皆卓然有成,著述六十万言,结集为《中国章回小说考证》出版.胡适是新红学派-考据派的创始人,可以说是将小说纳入了学术研究正轨的第一人,取代蔡元培为代表的 "索隐派"旧红学.胡适在《红楼梦考证》中说:"我现在要忠告诸位爱读《红楼梦》的人:我们若想真正了解《红楼梦》,必须先打破这种牵强附会的《红楼梦》谜学!"胡适是《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即所谓"甲戌本")孤本的发现者和拥有者.并且接下来发现了一系列珍贵的版本比如《庚辰本》,为现代红学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胡适一向看不起红楼梦.他在给高阳的信上说:"《红楼梦》在思想见地上比不上儒林外史,在文学技术上比不上海上花、老残游记..."他之所以考证红楼梦,只是为了打破王梦阮、徐柳泉、蔡孑民等穿凿附会说红楼梦是影射什么明珠、顺治帝、董小宛的种种谬论;要证明红楼梦不过是曹雪芹一家的私事而已;最终目的就是"要教人疑而后信、考而后信、有充分证据而后信"的"思想学问的方法".
禅宗研究
胡适在写《中国禅宗史》的过程中接触到神会与北宗辩论的记载,感到如果不写神会,就难以写好禅宗史.1926年,胡适因在巴黎、伦敦相继发现三卷及一份残卷,约两万字有关神会和尚的资料,也就是《神会和尚语录》和《菩提达摩南宗定是非论》,又在伦敦发现了神会的《显宗记》.他不仅"要把禅宗史全部从头改写",而且强调"这位大和尚神会实在是禅宗的真正开山之祖,是《坛经》的原作者".印顺法师认为此为他的结论是不足取的,胡适忽略了日本学者忽滑谷快天的部分,但在禅宗史的研究上,仍旧是有贡献的.胡适将当时禅宗史研究的问题点,由"西天二十八祖"的传承问题,转为禅宗革命家本身的问题.若无胡适的论断在先,日本学界不会有如此多的回应和研究成果,中国禅学研究将不可能达到今日之成就.是故印顺法师的研究成果实受惠于胡适的先前贡献.胡适说:"一千多年中,几乎没有人知道神会在禅宗史上的地位,历史上最不公平的事,莫有过于此事的了".1974年日本学者柳田圣山收集胡适的讲词、手稿、书信等编成《胡适禅学案》. 1926年8月间,胡适奉派到英国参加中英庚子赔款全体委员会会议,顺便到大英博物馆与巴黎国家图书馆寻找被斯坦因和伯希和偷走的敦煌遗卷里的禅宗史料.胡适到了巴黎时,当时在德国柏林大学研究的傅斯年也赶来巴黎和胡适住在一起共同研究敦煌遗卷.胡适承认他的很多想法都是受到傅斯年的影响.基本上胡适的禅宗研究就是要肯定北宗神秀的"渐修"学说而否定南宗慧能的"顿悟"说、并且证明所谓"六祖坛经"里"五祖弘忍传慧能法衣"的故事只是慧能的弟子神会和尚为了和北宗争夺皇室的供养所编造出的神话.
《水经注》研究
1942年,胡适卸任驻美大使后开始关注《水经注》研究,此后的20年间,在《水经注》版本研究上花费了巨大的精力.所谓"《水经注》案",是指一百多年来,部分学者指责戴震偷窃赵一清《水经注》研究成果一事.对此,学术界普遍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戴震抄袭了赵一清的成果;一种认为赵一清、全祖望、戴震各自独立研究,取得了大体相同的结果. 在十几年内,胡适搜集了四十多种《水经注》的版本,抄写了一百多篇长篇文章和一些考证文字,用了千百个证据,推翻了"几成定谳"的所谓戴震抄袭赵一清《水经注》校本的冤案.《戴东原的哲学》一书,是胡适研究清代思想史的一部最重要的著作.胡适认为,清代思想史中存在一个反理学的大运动,这个运动有破坏和建设两个方面.前者是揭破理学的谬误,打破它的垄断地位;后者是要建设一种不同于理学的新哲学. 戴震是胡适的徽州老乡.而胡适花了那么多功夫研究水经注来为戴震辩冤白谤,一方面是胡适一向有袒护安徽同乡的习惯,由胡适对李鸿章的评价就看得出来;一方面也是为了要发扬戴震的"从一事一物"开始"训练那心知之明",以"渐渐进于圣智"的做学问的渐进法门.
书城图书
书名:禅学指归 / 作者:胡适 /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纸版书价:32.0 / 书城价:¥4.00
书名:胡适作品精选 / 编者:萧红 /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 书城价:¥3.00
书名:胡适经典论丛·胡适论宗教 / 作者:胡适 /书城价:¥5.00
书名:胡适的谦和雅量 / 作者:黄团元 / 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 / 书城价:¥3.00
书名:微笑的异端:影像中的胡适 / 作者:孙郁 / 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 / 书城价:¥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