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成为知识产权大国 来源:环球时报 更新时间: 2011-02-24
日本《朝日新闻》2月22日文章,原题:中国成为“知识产权大国”之日 提到中国的知识产权问题,恐怕有很多人会首先联想到仿冒品和盗版的泛滥。但中国的知识产权问题并不仅仅体现在仿冒品对国外企业造成侵权伤害上,相反,日本企业对中国企业拥有的知识产权造成侵害的危险性也在不断提高。
近年来,中国的专利申请数量激增。可以说,充斥于中国大街小巷的专利和发明已经开始在市场上迅速流通起来。不过,这也使中国的专利诉讼官司不断增加。以往专利官司中的当事人大半为中国企业,然而,最近国外企业也开始成为诉讼对象。2009年,法国某大型企业因侵犯中国企业的专利权被起诉,最后向中方支付23亿日元。日韩企业也出现遭到中国企业起诉并败诉的案例。
专利诉讼案增加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中国希望高水准地保护知识产权。但仿冒品问题又无法根绝。中国知识产权环境的特征是这两种截然相反的现象共存,这种“畸形”的环境体现了中国知识产权战略所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困境。
中国政府开始提出口号,要从以往的“世界工厂”形象中走出来,成为“知识型社会的霸主”。这种知识产权战略的关键是通过强有力的技术创新政策获得专利权。但中国《专利法》从制定至今只有25年时间。如此,与知识产权相关的剧烈环境变化和中央的政策无法与企业相适应,出现了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地区差异巨大的现象。尽管制定了保护知识产权的方针,内陆却难以彻底贯彻实施。而且,在保护主义倾向强的地区,尽管专利申请数量增加,实际运用的专利却少得可怜,企业申请专利是为获得更多补助。
不仅中央与地方不同,已经登记在册的专利之间也存在良莠不齐的问题。由于中国对数量众多的专利申请审查力度不一,因此一些并不具备专利价值的申请也能简单通过,这就使专利品质差异巨大的情况更严重。
中国要想成为知识型社会的霸主,须逐步消除这种巨大差异。今后,中国将加速申请国际专利的步伐,特别是参与全球化市场竞争的中国企业,必然会加强对自己知识产权的保护。